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遗项目 > 民俗  > 详细页面

达斡尔族婚礼

来源:国家民委文宣司组织编写 2017年12月04日 阅读量:

  达斡尔族人聚集的富拉尔基罕伯岱村,是黑龙江流域最早的达斡尔族原始部落。产生于此地的达斡尔族传统婚俗至今已有350余年的历史,是北方少数民族中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婚礼之一。罕伯岱村至今仍然比较完整地保留着达斡尔族传统婚姻及婚礼习俗,并使其发展演变成一种规范化,礼仪化,风俗化的民俗文化现象。

  从婚姻方面讲,达斡尔族有以下几个人人必守的不成文法规:第一、达斡尔族实行一夫一妻制,恪守氏族外婚制原则。第二、达斡尔人的传统习惯,不允许兄亡后弟娶其嫂或弟故后兄娶弟妇。由于达斡尔人视嫂如母,弟娶嫂更被视为伤风败俗。第三、达斡尔人在一般正常情况下不愿意儿子入赘当养老女婿,招赘婿属于极个别现象。第四、早年达斡尔人与兄弟民族间的通婚不被认可,如今没有严格的限制。第五、达斡尔族习惯中不赞同离婚,认为离婚是不吉利的事情;如果坚持离婚则需要找证人写《离婚书》并签字画押,传说写离婚书的地方,三年不长草。

  罕伯岱达斡尔族传统婚俗从礼仪本身到形式都较繁杂、隆重,犹如一部长篇史诗般的生动画卷。按照传统习俗,婚礼要经过提亲、定亲、过彩礼定佳期及结婚四个步骤,并且每个步骤都有十分考究的规范。具体到结婚当天还包括婚前嘱托、拜天地、鞭挑盖头,新娘坐福、婚宴、新娘敬茶等一系列特定仪式程序和活动内容。婚后,新娘新郎一同“回门”,至此,整个婚礼程序才算圆满结束。 值得注意的是罕伯岱村是达斡尔族传统民歌的故乡,在婚俗中也穿插了大量传统民歌,比如提亲时唱的“提亲歌”、相亲后唱的“思念歌”、出嫁时妈妈唱的“嘱托歌”、婚宴中的“祝酒歌”、“醉酒歌”以及回门时唱的“回娘家”等等,这些针对达斡尔族人婚礼不同阶段创造出来的传统民歌,体现了达斡尔族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使欢娱达到高潮,全莫昆人都沉浸在愉快幸福之中。

  罕伯岱达斡尔族传统婚俗集达斡尔族祭祀、民俗、音乐、舞蹈、民歌、服饰、智慧与幽默之大成,是达斡尔族文化的活化石,让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活起来。令人欣慰的是,达斡尔族人也越来越意识到对民族传统婚礼保护的重要性,纷纷加入对传统婚俗保护的队伍中。2011年,达斡尔族传统婚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