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教育 > 双语教育  > 详细页面

双语教育的含义及模式分类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作者:宋丽君 2018年10月23日 阅读量:

  在由哈经雄和滕星主编的《民族教育学通论》中,将双语教育的定义界定为包括母语和第二语言教学的整体过程,含有两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教学系统,即本族语言和第二语言教学的体系。双语教育包含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实施是双语教育的途径。双语教育所指的“用两种语言”,不仅包括是否开设两种语言的语文课,还包括其他科目教材的教学媒介的使用。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的结果通过语言来表达。母语是一个人生下来就接触到和首先学会的语言,用儿童熟悉的语言进行教学,儿童就能听懂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就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并运用这个工具去掌握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大量的研究表明,如果儿童所受的启蒙教育不是用他所熟悉的母语为工具,其结果是儿童既无法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而且思维发展也严重受阻。所以在多民族国家发展教育的时候,国家往往都会以双语教育作为推动地区教育进步的首要工具。我认为这不仅是出于少数民族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时代发展过程中,主流民族的语言文化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少数民族的文化环境。一般来说,两个民族接触时,政治经济力量强、文化水平高、人口较多的民族的语言很容易通过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大众传媒等途径影响另一民族的语言。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认同的基础,承担着保存传统文化价值的使命。所以双语教育更是一种正向的推广国家通用语的基础上保护民族语的行为。

  关于双语教育的模式,在哈经雄和滕星主编的《民族教育学通论》中是这样阐释的:根据双语教育的十个不同目标,划分出了世界上的八种主要的双语教育模式。分别是:一、过渡双语教育。二、保持双语教育。三、二元语言双语教育。四、浸没双语教育。五、隔离主义教育。六、分离主义教育。七、外语教学的主流双语教育。八、双方言教育。不同国家的不同双语教育情况都可以从这八种模式中找到相应的分类。而对于我们国家的双语教育的模式,在王鉴写的《中国双语教育模式的发展与建构》说:“在民族教育中,两种主要的双语教育模式并存,一种是以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教学用语,同时加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另一种是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教学用语,同时加授民族语言文字课程。这就是现在民族地区所实行的一类模式和二类模式。以青海省各藏族自治州的民族学校为例,一种是全部课程用藏语言文字授课,同时加授汉语课,即“一类模式”;另一种是全部课程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同时加授藏文课,即“二类模式”。

  

参考文献:

  [1]董艳:《民族语言与民族教育》,载哈经雄,滕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74-240;

  [2]王鉴.中国双语教育模式的发展与建构[J].中国民族教育,2015(10):15-17.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