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艺术 > 民族音乐  > 详细页面

吹打乐(来凤打安庆)

来源: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22年11月25日 阅读量:

迎亲途中打安庆。(资料图)

  2011年6月,来凤打安庆入选湖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安庆是以唢呐、笛子分别与锣鼓乐配合成一体的民间吹打乐,亦称“打安寝 ”“打安请”等,在来凤县大河、旧司镇境内广泛流行。凡民间祭祀、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活动中都有表现。安庆音乐流传广泛,不仅娱悦人们身心,极大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人文价值和社会功能。

  打安庆的主要打击乐是堂鼓、大锣、头钹、二钹、马锣五大件,加上吹管乐唢呐或笛子。

  安庆曲牌多为单曲体、徵调式,其曲调多由民间小调和高腔山歌旋律发展而来,具有地方民族特色;流行曲牌有“老安庆”“少安庆”“将军令”“接亲令”“唢呐皮”“长路引”等20多种,曲目丰富多彩,具有欢快热烈、庄重肃穆、悲切优雅等多种音乐表现力。每奏一支唢呐或笛子曲牌,锣鼓乐都为之奏前奏和尾声,有较固定的锣鼓乐句。

  演奏时,锣鼓乐似一根链带,把一个个唢呐、笛子曲牌串起来,像绿叶配红花一样,使唢呐旋律分外新颖、动听;头、二钹相互呼应,由“疏花”转“挤花”自然跃进,更显活泼风趣;笛子安庆多为民间艺人演奏,其音响色彩优雅谐和,老艺人精湛的循环换气法演技常赢得群众喝彩。

  “打安庆”是土家族打击乐中的一朵珍贵奇葩,现流传于来凤县大河镇罗板桥村、落角塘村、桐子园村、满店村和旧司镇苦竹溪村、大坝村、黑洞塘村、岩朝门村等地。

  

  资料来源: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