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艺术 > 民族戏剧  > 详细页面

“面具”下的扎西曲登

来源:山南市人民政府 2022年08月01日 阅读量:

藏戏,是从历史中传来的声音

唱着神话传说、英雄故事

还唱着如今的幸福生活

- 壹 -

黄色面具

  表演时看不到演出者的表情,却能从说唱的歌词、动作中感受到整个故事的发展,能让观众聚精会神地聆听……这就是带着黄面具表演的雅砻扎西雪巴藏戏。

  看似简单的黄色面具,其实是用纯正的山羊皮做的,羊皮正面一层一层缝制,要缝制12层布。

  最外面缝上黄色氆氇,极为精致,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突然感受到表演者们一旦戴上面具,那就不再是“我”而是“面具人”,自信地传唱着这古老的声音。

  

- 贰 -

面具的故事

  最早的面具,其实来源于民间歌舞表演。如果说在松赞干布时期面具艺术开始正式登上藏家民族文化的舞台,那么在赞普赤松德赞时期,面具艺术则开始了它绵延千年的蓬勃发展之路。

  一个因“面具”而发家致富的村庄——扎西曲登社区,这里有久负盛名的雅砻扎西雪巴藏戏,是西藏黄面具藏戏的杰出代表,也是影响最大、艺术上发展得较为完备的一个流派,就这样藏戏在这个村庄生根发芽并传唱着。

- 叁 -

面具下的藏戏

  山南是藏戏的故乡。

  500多年前,唐东杰布为了建桥,筹集资金,他从琼结选出美女七姐妹(宾顿)组织起来进行募捐演出并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表演形式——藏戏。

  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丰富,形成了黄面、白面、蓝面、黑面等藏戏流派,藏戏也从最初没有一个完整的剧目发展到今天经久不衰的八大传统保留剧目。

  山南乃东的“扎西雪巴”,琼结县的“宾顿巴”藏戏由于其历史悠久,在藏戏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远近闻名。“雅砻扎西雪巴”因此也成为每年拉萨雪顿节的首演节目。

- 肆 -

藏戏的村庄

  走进藏戏第一村——扎西曲登社区,宽敞的马路,两边是整整齐齐的藏式房屋和树木,还有许多藏戏元素的“调皮”路标,好像能“亲自”跳着藏戏给你带路一般。

  抬头看路灯,面具的装饰,让人眼前一亮,一路走来都是惊喜,连垃圾桶的装饰都有藏戏元素。

  在田野里有人哼着藏戏的曲调认真干活,看来这个村庄对藏戏的感情是刻在骨子里的,“戒都戒不了”的。

  在雅砻扎西雪巴藏戏传习基地,墙面上画着的是藏戏开山鼻祖唐东杰布,这里几乎每天都会有人在学习藏戏,晚上不仅会有精彩的演出给游客朋友们观看,还会跟游客互动,体验藏戏艺术的魅力,越来越多的人来了解藏戏,商店、民宿……日子越来越好。

  藏戏使村子发展起来,而他们也戴着面具,让藏戏久久流传。

  

  资料来源:山南市人民政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