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海娟近照 北方民大供图
麦海娟是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教师,在36年的教学生涯中,她获得了无数荣誉。仅在北方民族大学工作的15年,麦海娟就公开发表了30多篇论文,主持并完成了教育部、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的多项科研和教研项目,连续3次荣获四年一度的北方民族大学教学成果二三等奖,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优秀班导师、自治区师德标兵。她所授的课程会计电算化,成为自治区教育厅首批高校在线课程。
战胜病魔 用顽强乐观态度生活
麦海娟出生于教师世家,她的父亲是一名中学特级教师。从小到大,她的愿望只有一个——成为一名优秀教师。19岁那年,她如愿成为了一名中学老师。
当了3年中学教师后,麦海娟又当了18年的中专教师。凭借勤奋努力与不懈追求,在获得数学专业本科文凭后,她系统学习并取得了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证书,之后又完成首都经贸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历专业的全部课程。2004年6月,麦海娟进入北方民族大学工作。
进入大学后,麦海娟发现会计知识是她的软肋。于是,在不惑之年,她毅然决定与年轻人一道努力,潜心学习会计专业开设的全部课程。她利用3年多的业余时间,通过自考取得了会计学专业本科的毕业证书。
2016年6月,麦海娟在一次体检中被查出患有尿毒症。为了不耽误给学生上课,她瞒住了同事及学生。在迅速恶化的病情面前,麦海娟仍强忍病痛的折磨,利用假期完成了手术。在术后还不能下床时,她便在病床上办公、备课,并利用QQ群,给15位2014级财管系毕业生指导论文。刚刚出院,她就在家人的搀扶下,到教室给学生上课。
时至今日,身为尿毒症5期病人,麦海娟每天都需要做3次至4次透析,但她仍坚持上好每一堂课。
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麦海娟在从教的30多个春秋里,从来没有因事因病请过一次假、耽误一节课。她说:“教书育人是最快乐的事情,我喜欢跟我的学生在一起,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我的学生们。”
因材施教 享受教书育人过程
麦海娟讲授的会计信息化、会计电算化、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等课程,大多只是选修课和通识课,但她从未有过丝毫懈怠。这些课程既有很强的专业性,又与计算机有着密切的关系,显得比较枯燥。有些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甚至有人选择了放弃。
这一切,麦海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让这部分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麦海娟紧紧围绕国家会计核算、税收法律、内部控制改革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把时事热点结合专业知识作为教学案例,从家庭讲到企业直至延伸到社会,培养学生以小见大的本领,引导学生逐步进入会计学领域。
为了向45分钟要质量,她从来没有停下教学改革的步伐。她先后主持并完成自治区级教学改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民委实验室项目、自治区教育厅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2014年,麦海娟引进“翻转课堂”,尝试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全新的视觉和学习交流平台。2016年,她所授的会计电算化成为宁夏高校首批在线开放课程之一。
在统计分析软件操作课上,麦海娟指导会计、财管6个班学生开展SPSS问卷分析交流研讨会,在商学院课业改革的重点课程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中,她尝试开展书面作业、上机实验等多种形式的生生互评工作。此举给学生提供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至今,她公开发表教研论文30多篇,已完成会计信息化、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等两门课程的实验指导书。
亦师亦友 让学生终生难忘
在学生眼中,麦海娟在课堂上是严师,生活中则是可以信赖的朋友。她总是用简单轻松的方式,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经历,帮助学生更快地调整至积极向上的状态。
麦海娟教导学生要学会独立,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好的规划,会让人少一点茫然。”麦海娟常对学生说,每个人都应该在大学里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主线,这样在面对选择时就能快速做出符合自己的决定,走好属于自己的路。
麦海娟倡导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应该走出校园、接触社会。2013年12月,她利用业余时间带领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深入到十几家小微企业财务部开展调研。
当学生生病时,她及时组织班干部去看望;逢年过节,她组织主题班会或给大家赠送小礼品;学生有心事,她在百忙中约学生谈心;学生有困难,她动员班委、同宿舍同学相互关爱……她所带的班级,连续多年获学院考核第一名。2015年,麦海娟成为校级优秀班导师。
谈起对班导师的理解,麦海娟感慨地说:“师生多交流是班导师工作的关键,注重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给学生以信心和希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是班导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法宝。”
近年来,麦海娟的事迹感染了很多学生,也感染了她的同事。“麦老师虽然身患重病,但她从没有落下一节课。作为同事,我们想在生活上多帮助她,可她总是不愿意麻烦别人。”与麦海娟朝夕相处的陈华说,作为一名有经验的教师,她主动将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教师,她就是这样一个敬业的老师,一个乐观的人。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