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强到村民家中走访,了解村民生产生活上的困难。
工作队与村民亲如一家
在距中印边境20公里的西藏自治区察隅县上察隅镇荣玉村,一栋栋错落有致的砖瓦房、一座座干净整洁的藏式院落拔地而起,贫困户已经乔迁新居,三层村文化活动中心已近封顶,幼儿园、旅游公厕、村道、围墙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如火如荼。一座整洁、文明、卫生的边境小康村正以崭新的面目展现。对比2011年落后的面貌,这里有“大唐人”的奉献、责任和艰辛,更有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动和担当……
2018年元月,中国大唐集团驻西藏察隅县上察隅镇荣玉村第七批工作队按照集团公司党组、自治区党委和大唐四川公司党委的安排部署,在大唐玉曲河(扎拉)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蔡建强带领下,进驻察隅县上察隅镇荣玉村。
夯实基础 提高素质
作为西藏自治区深度贫困地区,蔡建强在进驻荣玉村之时,发现了荣玉村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村委领导班子领导能力薄弱和文化水平较低。他抓住问题的关键,决心从内部基础提升做起。他在担任第一书记之后,一是做好日常管理,严格村干部坐班制度,手把手开展党务、村务培训,提升村干部的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使村两委工作水平和群众威信均得到很大提升,为边境小康村建设培养领路人;二是帮带村两委做好党务管理工作。协助做好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宣传、“四讲四爱”“三会一课”“两学一做”、精准扶贫和政策法规宣讲基础材料准备,按照“帮办不代办”的原则着力提升村两委的威信;三是开展夜校培训,逐步提升村民及干部队伍的文化水平。工作队鼓励在家待业的村民去县上学习电脑技术,并且组织村民学习生猪养殖技术和茶叶种植技术,终于获得了村两委的一致认可。目前,茶叶种植已顺利开展。
办好实事 脱贫脱困
工作队驻村后遇到的第一个生活难事就是饮水不卫生、泥沙多、水压低、常停水,村民怨声载道。蔡建强下定决心解决村民饮水难的问题。第二天,他即带领队员和村干部查勘现场,第一时间现场考察,多方思考,和队员们找到解决方案。定方案、定临时措施,报项目、争开工。一方面,他带头出资购买管道、胶布解决近期饮水问题;另一方面,向政府申请饮水工程改造项目。在他的奔走下,取水项目已纳入县水利局项目,现已正式开工建设。从小事做起,解决了村民饮水难的问题,得到了村民的信任和赞扬,也彰显了大唐集团央企风范。
脱贫不止是短时间内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贫困家庭再不返贫,这才是蔡建强心中的目标与理念。如何帮助荣玉村的村民脱贫致富?蔡建强做实小康村建设和乡村振兴计划,迄今为止16户贫困户新房全部建成,具备入住条件,其中13户已经乔迁新居。根据每户村民不同的情况,他首先想的是点对点、人对人。他和他的队员们入户走访、深入田间地头,组织大唐四川玉曲河(扎拉)公司党员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认亲,制定合适的脱贫方案。对特贫户要红家,蔡建强积极安排要红家的孩子到村委会参加电脑培训,提高她参与集体事务的技能。同时鼓励要红养鸡致富,今年已销售近万元。其他村民也在房屋租赁、农副产品销售、汽车运输、务工、林下产品销售等方面实现稳步增收。
宣传政策 发展教育
长期的贫困与落后直接影响着荣玉村村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和子女教育。蔡建强着力于提高荣玉村村民的知识水平,致力用教育精准扶贫拔穷根。
索朗扎西是米仓家唯一的儿子,毕业两年一直待业在家。蔡建强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多次上门对其父母做思想工作:“虽然藏族传统里必须留一个孩子照顾家庭,但也不能让孩子一事无成,还是要想办法做点事!”他积极拟定方案、响应国家政策,促成索朗扎西光荣入伍,这也打开了荣玉村十五年来再次向部队输送人才的通道。蔡建强同时鼓舞村中青年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汪扎的女儿作为十五年来察隅县第一个顺利入伍的女兵,投身到国防建设的队伍中。
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经过蔡建强和他队友们的共同努力,荣玉村最后两户特困家庭人均收入已超过贫困线标准,顺利实现脱贫目标,贫困村的帽子一脱而净。看着村民质朴的笑容,听着村民们一声声发自内心的“蔡书记,您好!”,蔡建强甜在心头。
迎难而上 攻坚克难
作为大唐第七批驻村工作队长的蔡建强,进点以后才发现自己是7批驻察隅县工作队长中年龄最大的一个。跟工作队其他同志相比,高海拔对蔡建强的身体形成了更大的挑战。但是作为带头人,蔡建强克服了身体上的不适应,在驻村的第二天就带领工作队入户走访、深入田间地头,摸查村情、民情。他结合驻村七项任务,按照精准识别、分类施策的原则对应开展工作,定出重点抓脱贫攻坚,其他任务同步推进的进度表。
驻村点属于中印边境村落,位置偏远,距离察隅县城约140公里,驻村的主要困难在于医疗条件和技术比较落后,物资供应较为匮乏和休假不能保障。队员们生病了只能随便买点药,无法得到专业治疗。蔡建强在大唐启明星活动中与小朋友进行足球运动互动,拉伤了腿部肌肉,只能用红花油揉擦一下,一瘸一拐地坚持工作。由于身体过敏,他浑身起麻疹,正值攻坚关键时期,无法外出就医,只能输液缓解病情。虽然公司规定3个月可以轮休一次,但适逢新年、重大节假日、督导检查等原因,蔡建强和工作队队员们经常放弃休假。蔡建强家中有个2岁的小女儿,每天只能靠视频通话说上几句话,家里家外靠妻子一人操持。每当孩子生病自己却无法帮上妻子半点忙的时候,对家庭的亏欠让蔡建强感到心痛。副队长贾召文家中新房装修根本无法兼顾,赡养老人、教育孩子等家庭责任全靠妻子负担;队员郭相锋的丈母娘摔倒住院,妻子电话问询他能否请假回去照料,正值扶贫项目关键期,结果郭相锋还是没能回去成;队员唐伟源妻子怀孕,他也无法在家照料;队员李三山的结婚日子快到了,也无法提早回家做准备。相对于身体上的伤痛和病痛,对家庭的亏欠才是队员们心中长期的痛。正是家人无怨无悔的支持,让蔡建强和工作队队员们更加感到驻村扶贫的机会来之不易,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干出成果。
在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大唐玉曲河公司的党员开展起一对一结对帮扶认亲、“大唐启明星”活动、五一、国庆升国旗唱国歌、七一重温入党誓词等各种形式党的政策宣讲活动。蔡建强带领工作队为全村群众致富增收出点子谋实招,结合边境小康村建设、35kv线路施工、边防公路勘测等项目,主动对接建设单位将项目部设在荣玉村。工作队带动村民在房屋租赁、农副产品销售、汽车运输、务工、林下产品销售等方面增收,累计创收30余万元。一年来,工作队全体人员在蔡建强带领下,战高原、经风雪、抗烈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光荣使命感,深入乡村,融入群众,永葆大唐心,切实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时间的长河的里一年就如同白驹过隙,却是蔡建强生命里不可磨灭的记忆。西藏特有的风土人情和村民们朴实的笑脸深深地印刻在他的心里,让他更加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