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艺术 > 民族美术  > 详细页面

云南少数民族摄影师联展:对信仰的坚守,对故乡的热爱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刀永平,罗恒宇,李学明,苏国胜,苏国胜, 扎西罗丹 2018年08月30日 阅读量:

  近日,《大河奔腾——云南少数民族摄影师联展》在西双版纳举行。展览展出了多位云南少数民族摄影师的作品——既有山林绵延至雪域的画卷,也有江河两岸安静祥和的村落。那里的人们依旧延续着古老的仪式,承受自然的恩泽并相信万物有灵。一张张照片,传递着摄影人对传统技艺的尊重、对信仰的坚守、对环境的赞美……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热爱。

  《景迈·茶人的故乡》

  刀永平(傣族):“据历史记载,布朗族是最早驯化野生茶的民族之一。茶与布朗族千百年来的生存,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茶在布朗人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劳作累了要喝茶,祭祀活动要献茶,日常生活更是离不开茶。”

布朗族祭祀活动。 刀永平摄

  《山神·舞者》

  罗恒宇(彝族):“山神舞,傣语叫‘布梵’,是云南省孟连县傣族群众的一种民间舞蹈。据佛经记载,山神舞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传说每年开门节的时候,佛从西天讲经3个月后返回人间,村村寨寨都要敲锣打鼓,同时表演山神舞,迎接佛祖归来。”

傣族山神舞演员。 罗恒宇摄

  《情系佤山》

  李学明(佤族):“佤族祖祖辈辈居住在西南边陲的阿佤山上,以大山为灵,以溪水为魂。阿佤人信仰大自然万物有灵,认为一棵草、一片叶、一座山都有自己的灵魂。我是土生土长的佤山人,熟悉阿佤山的一花一草,更熟悉阿佤人的生产生活。”

佤族祭祀活动。 李学明摄

  《俄亚大村》

  苏国胜(纳西族):“俄亚大村对我而言就是故土,在那里,我找到了精神的栖息之地,找到了族人的根与脉,仿佛就是我的前生与今世。古老的习俗,传统的东巴仪式,依然保持着生活的气息,人们都还需要这些礼仪、礼规来维系生活的方方面面。

纳西族传统的东巴仪式。苏国胜摄

  《傣族大鼓》

  许永杰(彝族):“ 傣语称鼓为‘光’。早在500多年前,西双版纳傣族民间就有大鼓了。几百年来,大鼓在傣乡盛传不衰。如今,它是傣族传统民间舞蹈‘嘎光龙’离不开的伴奏乐器。‘光龙’为大鼓,‘嘎’是舞蹈之意,即大鼓舞。”

僧人正在整理傣族大鼓。许永杰摄

  《朝圣的信徒》

  扎西罗丹(藏族):“毎年的藏历七月至十一月,来自不同藏区的信众——四川、西藏、青海、甘肃以及云南,均会从遥远的地方穿行近千公里,不约而同地聚集在念青·卡瓦格博雪山脚下,开始用脚步丈量着他们一生的信念。”

藏族同胞在念青·卡瓦格博雪山下转山。 扎西罗丹摄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