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经济 > 扶贫开发  > 详细页面

“瑶”望好日子

来源:民族画报 作者:黄若天 2018年08月06日 阅读量:

  “河口瑶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南部,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老街省接壤。河口拥有国家一类口岸2个(铁路、公路),是中越边境重要的贸易城镇。在红河州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中,河口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县建设,以脱贫奔小康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不断推进提升创建工作。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瑶山乡村民种植香蕉喜获丰收

  河口县瑶山乡是云南省100个边境民族贫困乡之一,是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于一体的民族聚居乡。全乡居住着瑶、苗、壮、汉族等9个民族,其中瑶族人口占85%以上。

  在一片崭新的两层黄色砖混民居前,家住河口县瑶山乡牛塘村委会礁包二组的盘永明告诉记者:“我是去年6月份搬过来的,以前住在那个坡上的老寨,走路要1个小时呢。”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帮助下,每户人均可以得到2万元补助以及6000元撤旧建新奖励。“除了在自家地里种的香蕉、玉米,政府还给我们发放化肥、猪苗、鸡苗,引导我们种植砂仁、柠檬等。”盘永明说。

盘永明不但搬了新房,还成功脱贫

  在易地扶贫搬迁中,瑶山乡按照“散户并成寨、四山迁朝路、小村并大村、边远靠集镇、优先抵边境、最后进县城”的工作思路,从2016至2018年实施牛塘、八角、梁子、太阳寨4个村18个村民小组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其中受益搬迁农户715人,建档立卡户577人。

易地扶贫搬迁村牛塘村礁包二组新修建的民居

  家住瑶山乡梁子村岩头小组的李珍林,多年在广西合浦县养鸽场打工。2014年底,学到技术的她回到家乡,贷款5万元发展肉鸽养殖。“现在有6个鸽舍,2万余对。”李珍林告诉记者。“鸽子每天生蛋、每天孵小鸽子,效益比种植香蕉要好。现在瑶山已经有8户人家开始养鸽子了,全是我们教技术,提供鸽苗。”

致富带头人李珍林喂养肉鸽

  不仅仅是养鸽场,生态鸡、鹅等养殖场和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也相继在瑶山乡兴起,全乡在贫困村全面实施“强畜”扶持,打造“畜牧工厂”。在种植方面,瑶山乡依托低中高海拔形成“三个产业带”,发展柠檬、砂糖橘、无核沃柑、红心柚、菠萝蜜等林果产业,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打造系列“扶贫工厂”。通过“输血+造血+树业”的发展模式,改善产业结构单一、就业创业难等民生问题,实现群众增收、企业增效的“双赢”局面。

瑶山乡引进龙头企业开展柠檬示范种植

瑶山乡成立瑶绣园刺绣专业合作社。这是当地绣娘和她们设计制作的手工艺品(河口县瑶山乡政府  供图)

  距乡政府驻地以南约1公里的“盘王广场”,占地73.4亩,建有盘王殿、瑶族陈列馆、瑶族文化传习馆、瑶族十二姓氏柱、文化浮雕墙等,是瑶族盘王节、定歌节等重大节庆活动的举办地和文化传承交流中心。“结合盘王广场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建设等工程,我们在规划的同时,也考虑到村民今后的发展前景。”瑶山乡办公室主任杨文艺告诉记者,“今后这里将建成集山水、文化、美食、民俗、健康于一体的盘王小镇,促进全乡产业、文化、旅游的融合。”

盘王广场是瑶族盘王节、定歌节等重大节庆活动的举办地和文化传承交流中心

瑶族同胞举杯庆祝盘王节(河口县瑶山乡政府  供图)

  如今的瑶山乡,正力争成为扶贫攻坚示范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示范乡。以前遥不可及的幸福日子,已经翘首可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