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园位于浙江省南浔镇御河畔,是清朝南浔富商“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中“八牛”之一的陈熊的住宅花园,始建于清同治元年。它玲珑剔透、清幽雅致,每当傍晚,成群的鸟儿来到园内栖息,十分趣致。
颖园
颖园因座落在皇御河之畔而尽得“天时人跟”,留下很多佳话。据清道光十六年范锴《浔溪纪事诗》中古诗记录:“钟敲野寺留心马,春到梅要说异蛇,博得居人长叹气,御河愁照月痕斜。”诗中包括三个传说,都与皇御河有关。
园内古木葱郁,有百年以上的广玉兰、香樟和紫藤等绿荫。楼、阁沿池而筑,太湖石假山堆垒错落有致,曲径通幽,可拾级登临。“赏月楼”出挑在菏花池一侧,楼边有一排紫红木的玻璃长窗,画梁雕柱,古色古香。池另一侧筑有一幢乌瓦粉墙“养心榭”,原为园主吟诗作画之处。
颖园特色建筑
“玉香阁”建于池西,砖瓦木结构的建筑,线条洗练,别具匠心,若登临楼上可饱览园中景色。更吸引人的是园中假山上有一精巧的梅石亭,亭中有一块珍贵的梅石碑,高138厘米,宽79厘米,碑上梅石图为清代著名书法家王礼的晚年力作,刀法苍劲,乃石雕中之上品。石碑落款为:“拟汉阳太守孙雷居士笔法,乙亥立秋前三日自蕉研立王礼作”。
颖园木雕
颖园还以各种雕刻见长,有砖雕、石雕、木雕等,至为珍贵,几乎是一座小型雕刻艺术馆。如“养心榭”的门窗上是一幅幅刀法精湛、造型逼真的黄杨木雕,每幅均有名人书法。其中一幅《耕织图》,男耕女织,粗犷与细腻结合,形象栩栩如生。原陈氏会客的“清风片”的落地长窗上,尚保存着部分《西厢记》黄杨木雕。该厅的两侧还有石雕、漏窗嵌镶在砖墙之中,既有艺术之美,又通风透气。
它汇集了栩栩如生的砖雕、石雕和木雕,几乎是一座小型雕刻博物馆。在原陈氏会客的“清风片”的落地长窗上,还保存着部分《西厢记》黄杨术雕,不可不看。该厅两侧的砖墙上,还镶嵌着精致细腻的石雕漏窗,在生活的细小之处透出无尽的艺术之美。
颖园古亭长廊
颖园有姑苏狮子林的铮骨风度,有留园的小巧剔透,婀娜多姿。园内古树花木葱茏扶疏,摇曳多姿。百年以上的广玉兰,雍容大度,花香洋溢,沁人肺腑。香樟自持特破,婷婷如同窈窕淑女;紫藤爬架,撒下一片绿荫,凉意拂面。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嵯峨张扬,爬满苔藓,印染上绿意。这样一个幽闭落寞的玲珑园林,想当初定然是“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才子笑”。
古典颖园
著名古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在《水乡闹得》一文中曾称誉颖园为:“陈园环池筑一阁一楼,倒影清澈,极紧凑多姿,具有苏州狮子林的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