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艺术 > 民族美术  > 详细页面

徐州剪纸传承人吴国本:一把剪刀,让祖先的好东西“活”起来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丁开明 2018年06月07日 阅读量:

吴国本的剪纸作品《迎宾图》。 丁开明摄

  20年剪4幅长卷,彰显工匠之魅力

  2008年,徐州剪纸与徐州香包、徐州柳琴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作为徐州剪纸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吴国本的剪纸风格属于南派。其作品风格灵秀俊美、细腻流畅,与北派剪纸的热烈、夸张、粗犷和抽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30多年来,吴国本创作了剪纸作品上万幅,多次获得全国剪纸大赛金奖,有百余幅作品被国内外知名博物馆、艺术馆以及剪纸爱好者收藏。如今,他已经和正在完成的巨幅剪纸作品有4幅。

  第一幅是《清明上河图》。这幅剪纸长8米,吴国本用了5年的时间完成,共剪出了688位人物以及众多的车船、驴马、街桥、河流等。画面疏密相间,从宁静的郊野一直到热闹的街市,处处引人入胜,让人叹为观止。

  第二幅是《六百罗汉图》。这幅剪纸长达40米,宽0.4米,共刻画了638个人物。作品对人物背景的描写,采用了以少胜多、以虚衬实的手法,在整体布局和人物造型上注重和谐统一,画面结构严谨,人物比例适度、神态生动、形象鲜明。

  第三幅是《万万秋岁图》。吴国本用近20年的时间,收集了2万多个不同写法的“寿”字,然后用半年多的时间,剪出了1万多个风格各异的“寿”字。这幅剪纸作品长50厘米、宽26厘米,每幅作品外圈的“寿”字分别有100个,加上中间最大的一个“寿”字,共101个。作品中不同写法的“寿”字有机组合在一起,给人以清秀雅致之感。

  第四幅是正在创作中的《千姿丽人图》。该图展现了现代的女性美,融合发式、服饰,体现了刀法、技法和剪纸语言的创新。

  成立剪纸公司,开起网店

  2012年,吴国本注册成立了徐州市首家剪纸创作公司——国本剪纸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注册了“吴国本剪纸”商标,还开设了徐州市首家剪纸网店。

  为什么会选择在网上开店?吴国本说,这是为了顺应市场变化,积极做出的转型调整。“我们考察过市场,觉得徐州剪纸如果仅局限在徐州,市场就太小了,我们要立足徐州、面向全国!”

  “我们纯手工的剪纸作品,不太适合个人买家,因为价格比较贵。”负责网店运营的吴国本的儿媳妇王微说。

  打开吴国本的剪纸网店,喜庆的中国风扑面而来。网店提供剪纸、镜框、屏风、卷轴、摆件等200多种产品。剪纸作品分为动物、风景、人物、婚庆等十多个大类。其中,取材于汉画石像创作的剪纸作品很受欢迎。

  在网上众多剪纸网店中,吴国本的手工剪纸店并不占优势。但他却非常自信:“网上的剪纸作品大多是机器加工的,我们的剪纸是纯手工制作,作品图案全是原创,对客户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

  吴国本的自信是有底气的,他的网店吸引的都是高端客户。很多企业每次订货都是上千套,大多作为大型企业店庆、节庆的礼品。他还凭着自己的原创实力,成功地将10幅剪纸作品送进了北京国际大酒店,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了中国剪纸技艺的精萃。

  大胆创意,复活祖先留下来的好东西

  在徐州生活了20多年,徐州的两汉文化给了吴国本无尽的灵感。徐州出土的玉佩、汉画石像上的图案,都被他用一把剪刀定格于纸上。仅车马出行图剪纸就有大小几十种,爱情鸟、龙凤图、玉龙等汉化风格的作品更是形态各异。

  “几千年前祖先留下来的好东西,如何让它们重新‘活’起来,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吴国本说,“要让徐州剪纸走出徐州、走向全国,仅靠老题材是不够的,要以传统作为基础进行大胆创新。”

  吴国本以两汉文化为养料,精构思、细雕琢,历时3个月完成了代表作《追梦的少女》。这幅作品以独具一格的创意荣获了第三届国际剪纸艺术节金奖。这幅作品的创意是:豆蔻年华的少女,乘着知识与理想的翅膀,带着憧憬与梦想,腾云驾雾、跨越时空去追寻和感悟中华民族5000年的民俗风情、神话传说等。作品构图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窗格——主画面和周围16幅画面相互映衬,形成一个窗格的形状;在艺术手法上,采用很多汉文化的图腾,彰显了徐州地区汉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平面图上,把人物置于一个有情节的环境中,使人景结合,让作品有它的灵魂,让观众仿佛在欣赏一个无声的故事,这才是富有挑战性的实践。”吴国本说。

  这些年,吴国本的剪纸作品《华夏魂》《汉风情韵》,先后荣获第四届、第五届国际剪纸艺术节银奖。“汉风”成了吴国本剪纸艺术鲜明的个人符号。

  吴国本不仅创作经验丰富,而且擅长总结归纳,先后撰写了《怎样剪纸》《中国民间剪纸与创新》等著作。他说:“剪纸是用工具在纸上创作的镂空艺术,应有时代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既要善于继承,更要长于创新,以彰显工匠精神和时代气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