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宜就镇的彝人新村迎客来
宜就,单听名字就觉得这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宜就镇是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的一个彝族聚居乡镇,全镇彝族人口9487人,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在宜就镇旁不到一公里的彝人、火把新村是两个移民新村,走入新村让人眼前一亮。具有民族特色的寨门耸立在村口,房子的颜色以彝族标志性的红黄黑三色为主,家家户户装饰一新,彝族风格浓郁,一幢幢特色民居依山而建,家家都有开放式的景观院落。在村旁,还设计有精致的石桥及水体景观。村内房屋规划整齐,村容村貌整洁,村中路灯、广场、公厕等设施一应俱全。
从2010年起,宜就镇将阿朵所、火把、外普拉等地处高寒、偏远的村委会共115户490人分批搬迁到距镇政府不到一公里的新村安置。一期(彝人新村)共搬迁安置农户50户220人,全部为彝族,二期(火把新村)共搬迁安置农户65户270人,其中彝族约占70%。
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宜就镇彝人新村、火把新村全景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高寒山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彝人、火把新村按照“移民下山、移民就市、移民就医、移民就学”的思路,突出规划引领,合理布局。通过实施“美丽乡村、整村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村寨”等工程建设,完善水、电、路、绿化、文化活动场所、公共厕所、停车场、太阳能路灯等公共基础设施。通过改造坝塘、景观凉亭,进一步美化村内环境。
每年的彝族火把节,是彝人、火把新村最热闹的日子。赶山街、文艺展演、歌舞彝绣比赛、招商引资洽谈会等系列活动,吸引了省内外上万名游客前来娱乐、休闲度假。如今的节庆活动更是将赛装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民间斗羊等体育竞技项目融入其中。宜就美食黑山羊汤锅、石磨凉粉、手工麦芽糖、他克纯粮小灶酒、龙泉豆花更是让人赞不绝口。节日吸引商户到乡街摆摊,带动宜就镇及彝人、火把村民参与游客接待。当地餐馆、特色小吃店爆满,充分激活了假日经济。此外,彝族刺绣、彝族器乐演奏等民族传统文化也得到有效传承与发展。
彝族火把节带动宜就镇彝人新村、火把新村假日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宜就镇彝人新村、火把新村的彝绣产品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图为彝族绣娘在绣坊做工
彝人新村、火把新村环境变了,村民精神面貌也变了。以前在山区居住条件不好,收入也很低。如今,村民们有的搞农家乐,有的发展彝族刺绣,有的通过土地流转加入合作社,收入比以前有所提高。搬迁后村民家离镇上的学校更近了,子女上学及就医都很方便。
彝人新村、火把新村两个搬迁新村的周边环境优美、绿树青山环绕
彝人新村、火把新村的易地扶贫搬迁为脱贫攻坚致富提供了新模式。居住在边远山区的彝族群众在搬迁到集镇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广泛开展致富技能培训,从事旅游服务、商贸、运输等,达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最终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部分图片由永仁县民宗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