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1956年成为本科院校;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现有本科专业86个,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
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6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共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59个,另外还有1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十二五期间,学校共获得14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数位列全国地方师范院校之首。
经国务院专家组审批通过,学校于2009年被授予“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建在学校的上海高校瓷器艺术博物馆是上海市十大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
学校被列入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以及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基地。截止2016年3月底,学校与全球六大洲40个国家和地区的311个高校和组织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德国、荷兰、俄罗斯、法国等6个国家的7所高校合作举办10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日本广岛福山大学、非洲博茨瓦纳大学和美国密苏里大学建有三所孔子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雏形于1972年,先后经历了文艺系、艺术系两个时期。1987年独立建制为上海师范大学音乐系,2002年由上海师范大学音乐系和行知艺术学院音乐专业合并成为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几代教职员工共同奋斗下,学院目前已建成具有完整的教学、科研和艺术实践综合功能的现代高等音乐教育体系,形成了“重实践、国际化、教演并举、德艺兼优”的办学特色,并取得长足发展。
学院目前拥有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艺术硕士(MFA)授予权,同时设有音乐学(师范)、音乐表演、舞蹈学、录音艺术四个本科专业及音乐表演(中俄)教育部项目。学院的教育与艺术实践机构主要由钢琴系、声乐系、器乐系、音乐理论系、舞蹈系、音乐科技系、教师教育部、艺术实践部、公共艺术教研部等六系三部和艺术团组成。艺术团包括:青年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团、行知合唱团、舞蹈团、管乐团、手风琴乐团、长笛乐团、筝乐团和韶琴乐团等九支团队。
学院师资队伍日益完善,其中不乏从专业团队引进的知名演员、高学历的“海归”人才、有一定知名度的音乐教育家和屡屡得奖的表演艺术家以及在上海音乐界及音乐教育界有一定影响的专家教授。同时,学院还聘请了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及艺术家担任兼职教授或全职驻院任教。近年来,音乐学院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结果。在2016年的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中,学院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教学质量、管理机制、教学科研及艺术实践丰硕成果等获得评估专家的一致好评与肯定。
音乐学院舞蹈学专业是上海高校第一个舞蹈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社会所需的通舞艺、懂舞论、能教会编的舞蹈专门人才。通过引进人才,已形成芭蕾、中国舞、现代舞、流行舞、舞蹈编导和舞蹈史论等门类齐全、梯队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开设的主要课程:芭蕾基训、现代舞基训、中国代表性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西方流行舞、编舞技理、中外舞蹈史、舞蹈鉴赏、艺术概论、乐理、中外音乐欣赏等。由学生组成的“上海师范大学舞蹈团”曾出访欧亚四国,创作表演的十五个作品在上海及全国重要舞蹈赛事中获多个奖项,毕业生足迹涉及专业舞蹈团体以及体育、杂技、媒体、广告和艺术管理等领域,就业率达95%以上。
视频欣赏:郭音然《相思引》古典民族舞-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
参考资料:
1.上海师范大学官网
2.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网
3.视频和个别剧照引自舞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