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工艺 > 民族工艺品  > 详细页面

马道摇钱树

来源:民族画报 作者:刘弘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25日 浏览量:

富饶的西昌安宁河谷是四川的第二大粮仓

云雾缭绕,羽人飞舞(摇钱树干)

憨态可掬的面容,滑稽婆娑的舞姿(摇钱树插片)

马超袭匈奴使者,一段传奇性的历史故事(摇钱树干)

  摇钱树俗称富寿树,道家称神树,是出土于东汉墓葬中的一种器物,形状像树,树冠、树干、树枝分别用青铜铸造,树枝上挂满方孔圆钱,所以人们给了它一个形象的名称——摇钱树,而它的正式名称叫“柱铢”。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馆藏着一株出土于西昌市马道镇一座东汉砖室墓中的摇钱树,其制作工艺精湛,图像新奇,堪称摇钱树中的精品。

  这株摇钱树共分七层,树冠两层,树干五层,每层树干有树枝四枝,整株摇钱树通高127厘米,幅宽46厘米。

  上下两件树冠,图案各不相同。一件位于摇钱树顶端,下方为一株老干虬枝盘曲略呈“S”形的钱树,钱树的树叶繁茂,叶似桃叶,花似莲花,花蕊为一方孔圆钱,树上所结的累累果实非桃非李,而是金光闪闪的钱币。树颠站立一只凤鸟,高冠细颈,曲颈昂头,翎尾高翘,展翅欲飞。凤鸟前面有羽人导引。另一件树冠,背景为一株结满钱币的大树,树下两人,左边一人体态肥胖,头戴莲瓣状束发冠,身穿翻领大皮袍,双袖高挽,赤足,右手撑头酣睡。右边一人,头挽髻,身穿大袖长袍,双袖高挽,左手持一长剑,面向卧者。这个图案表现的是东汉班超袭击匈奴使者的历史故事。

  树干五件,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树干的左侧为一位兔首赤身的羽人,羽人双乳隆起,周身羽毛飘拂,背生高耸双翼,左手持三缨旌节,左足踏一鸱枭。右侧为一棵枝干盘曲的大树,叶似桃叶,花似莲花,果实全是钱币,树颠一朵盛开的花朵上站立一只凤乌,树上有两猴嬉戏。第二种树干两侧的树枝呈翼状展开,左枝上部内容为二人狩猎,两个猎人正在追赶一头野猪,一人作张弓欲射,另一人双手高举大声吆喝,野猪体形硕大,回首。右枝上部为仙人灵兽图,仙人身穿圆领宽袖长袍,手持旌节,仙人旁边有一只展翅朱雀和一匹头生弯角的天马。

  树枝共十二枝,也分为两种。第一种树枝整体就是一条身体呈“∽”形的飞龙,龙睁圆眼,长喙大张,羊角牛耳蛇腹,身披鳞甲,脊生鬣毛,四足强壮,足生三爪,腿部生翼。第二种树枝整体形似鸟羽,略弯曲,枝条上部饰有宴饮舞乐图,左边有宴饮者二人,跽坐,正观赏舞者表演。右边一男一女两舞者正在舞蹈,女子头挽高髻,手持长巾,体态轻盈,男子赤身体肥,虎背熊腰,二人踏鼓起舞。持巾踏鼓舞是汉代流行的一种踏鼓作伴奏和节拍的舞蹈,其舞姿轻捷妙曼,动作灵巧,汉代的文献中常提到这种舞蹈。树枝的下面都缀满钱币。

  插饰是插在树枝上的饰件,共四件,可分两种。一种插饰整体为一男舞者,舞者体胖肥硕,头戴帻,环眼大睁,张口露舌,腆腹翘臀,身着短袖紧身上衣,下穿灯笼长裤,双手前后伸开,手指上翘,两腿张开作奔跳状,舞姿滑稽可笑。四川的东汉墓中常出土一类说唱俑,亦是一副体胖肥硕、姿态滑稽的模样,可能和这种插饰上的舞者属于同一类表演形式。另一种插饰上有两人,位左者体型高大,兽头人身,环眼长喙,身着大袖长袍,袖反挽,露双臂,腰系长带。位右者体形较小,头戴高帻,身着宽袖长袍,一手持旌节,背景为一棵上挂满钱币的大树。这个图案表现的是使者远行遇异人的神话故事。

  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全盛时期,经济繁荣,商业发达,人们对金钱追求的愿望也十分强烈,摇钱树这种专用于殉葬的冥器便是当时人们这种意识的反映。人们将摇钱树埋在墓葬中,希望死者在另一个世界里也能有用之不尽的金钱,永远过着富裕的日子。摇钱树虽然是当时人们为死者准备的冥器,却也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再经过两千多年的岁月流传至今,已经成为文物中的奇珍。

  马道摇钱树上的图案可以分为仙话、世俗享乐、历史故事和钱币四个部分,它们交糅杂错在一起,构成了摇钱树光怪瑰丽的内容。具有极高的艺术与文物价值。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