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文学 > 作家文学  > 详细页面

千年扯扯船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作者:杨盛龙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9日 浏览量:

  一条山路晾挂在两边山岭,中段放在河里长时间濯洗,涤荡成一个渡口。渡口上牵一根粗缆绳,一条窄扁的小船牵挂在缆绳上。来到渡口的人扯拉缆绳,渡船过河,那船就叫扯扯船。走到渡口要过河,扯绳船行,自拉自扯自唱,自导自演,自己叫开始,自己叫停,自己把孑孓独行的镜头摇向那边山岭。典型的山涧自助过渡。

  山涧小道,僻乡野渡,过河的人很少。“野渡无人舟自横”,描绘的就是这里。

  从眼前的扯扯船,我联想到怒江河谷的溜索。都是人们从本地实际出发而发明的实用性较强的交通工具,具有悠久的千年文明史。怒江河谷过溜索是具有那个高山峡谷特色的自助过河方式,溜索呈一定的倾斜度,连人带物从一个地方滑到对岸,再从另外一个地方滑到这边来,就一个渡口而言是有去无回。湘西的扯扯船是典型的有来有往。来而不往非礼也。妹娃要过河,哪个把船划过来嘛?必得等对岸来一个要过河的人,扯着缆绳拉过来船,这边才得以上船扯缆绳过河。至于靠个人完全自助,把河对岸无人的船扯拉过来,那是跨世纪的升级版。且不说如同现代自动电梯有姑娘值班,渡口有艄公值守机帆船摆渡。千年扯扯船逡巡于你来我往的荡悠之中。

  一般来说,赶场天,渡口人来人往,船小人多,总有人过来过去,小船闲不住,人容易过河。如果赶上一个像城里上下班的高峰时段,还得排队等呢,先扯过河去七八个人,再扯过河去七八个人,这才轮到后来的人上船过河。

  见一个小伙子捂着脸,说有点儿不舒服。问他怎么啦,他说,昨天赶场人多,万绿丛中一点红,偷看那漂亮妹子,把眼睛崴着啦。只听说不小心崴了脚的,没听说过哪个把眼睛崴了的。

  今天是冷场天,山那边街上有多冷清,山这边渡口有多冷清,扯船过河就得靠等,等河那边来人把船扯过来。

  有道是,同船过渡,五百年的缘分。那么,这种等着有缘的人扯船渡过来,我才得以上船渡过去,得有一千年的缘分。

  我坐在河岸边等,等过河来的人把那船扯过来。眼睛直勾勾地望着河对岸那船,恨不得用眼光把那船勾过来。不,是直勾勾地望着对岸那边山路,盼着下来一个人扯船过河来,望眼欲穿。

  要是两个人一起等,有个伴,拉呱着话,不觉得时间枯燥悠长。两个人打一把赌,将要扯船过河来的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哪个赌赢了,二场在街上请吃一碗带大片臊子的大面。

  就我一个人等,等那扯扯船,百无聊赖地等。看岸边水车被水冲转着,水车筒自动从河里舀水,倒在高处的笕槽里,数那水筒,数到六百六十六,还在“喏,喏”的来。

  看河中水波打漩,看一片树叶漂漂打转,又一片树叶漂漂,远去……

  等啊等,自己和自己打赌。要是下山来扯船过河来的是个漂亮妹子,我可不能像那小伙子,没出息地斜眼偷看,把眼睛给崴着,要斗胆和她搭讪,说上几句话。素不相识,怎么搭话?问路?问时间?说天气?赞美一棵树长得标致?有了!光脚板蹈一颗刺,求那妹子给挑刺,忍痛相求,尽管不相识,她不能不管吧?葱白的手指,一手紧捏着我的脚,一手拿针,挑开脚板皮,拨开苍白的肉,丝啦啦的,倒吸气,痛啊!忍着,不要怕痛!妹子轻轻地拨,挑,小心地刨,挖,一狠心,搂底一针,挑出刺来,挑在针尖上,看这一失足成千古痛。妹子低下头,给吸针口,说是要把刺头的毒素吸出来。一口带血的水,吐开去。一口,再一口。毛毛的刘海,柔柔地拂过脚掌脚趾,那感觉,稣稣的,无以言说……

  就这么等啊等,酥稣的,在石板上睡着了。

  一觉醒来,见船过来过,又过去了。扯船过河来的不知是个汉子还是个妹子,怎么就没叫醒我啊!

  扯船过河那边去的是个妹子,已经上到那边半山腰。喊妹子把船扯过来,还来得及。想喊,没喊出声,犹豫了一下,喊出一声:

  来了个五百年的缘分没搭上船,让我再等一千年哪!

  ( 原作发表于《华夏散文》2011年第9期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