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文学 > 作品推介  > 详细页面

过 年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龚志祥(土家族)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04日 浏览量:

  小时候,我能感觉到要过年了,是从腊月我婆婆(奶奶)蒸炒米那天开始的。婆婆会告诉我,要过年了,小孩子要听话、不打架,不说不吉利的话和丑话(脏话),大人也不打骂小孩。总之,整个村庄一团和气,祥云笼罩,温暖而宁静。

  进入腊月,各家各户都忙着杀年猪、蒸炒米、推豆腐,还要清洗翻晒被褥、赶集置办年货、增添新衣服等。腊月二十后,每家还会选择日子除扬尘、杀鸡和打糍粑等。

  年三十上午,我们三兄弟跟随父亲上山砍树蔸蔸。父亲帮我完成后,我扛着树蔸蔸先回家。父亲会继续在山上找一个大的树蔸蔸,砍下后再扛回来。

  我回到家后,就会围着灶台转一圈,婆婆如果在炸酥肉的话,会给我一个吃,但不让我多吃,说要先敬菩萨。姐姐当婆婆的帮手,学习厨艺。但几个重要的菜和火锅,都是公公(爷爷)下厨。在我们家里,数公公的厨艺水平最高。公公平时不做饭,只在过年时才做。然后,我们三兄弟跟着公公去祭祀,祖坟、水井、土地菩萨、猪圈都要祭,最后祭祀神龛。整个村庄香火缭绕,时不时有鞭炮声响起。

  吃过年夜饭,小孩就会去给果树喂年饭,期盼来年硕果累累。这时,大人也可能吩咐我去给牛喂水、添加草料,或安排我去喂猪、喂狗,我看着它们慢慢吃完。大人忙于收拾厨房、打扫卫生,生一炉熊熊燃烧的柴火,然后呼唤孩子回家洗澡,换上新衣服迎接新年。

  洗过澡后,天渐渐地暗下来,我的两个弟弟跑到村里玩耍。自从母亲去世后,我的胆子变得很小,害怕黑夜,不敢出门。姐姐和婆婆做针线活打发时间。村庄里爱好纸牌的男人聚在一起玩牌,转钟时分各自回家祭祀,然后宵夜。我是经常没到宵夜时间就睡着了。

  大年初一,我会跟着村里的小伙伴挨家挨户去拜年,要说的吉祥话大人已经教了好几遍。拜年只是形式,我们的目的是讨要瓜子、糖果、花生、水果、核桃之类的东西。一般都是女主人向孩子们派送这些。村庄不大,我们小半天就会扫荡彻底。有时碰上女主人正忙,我们就会耐心地等她空闲了给我们发瓜子和糖果,等不及时就呼啦啦地离开先去别家讨要,最后再回来。大人在给我们派发糖果时,也会送上许多祝福的话,如“金榜题名”“双财双喜”“四季发财”等。这一天,大人们见面也会互相祝福。

  讨要完瓜子和糖果后,我就会回家等到我们家的拜年客来。大姑家和七姑家一般是姑父来拜年,二姑会带上两个表妹来。这种等待有时要持续几天,亲戚们不一定在同一天来拜年,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只要在正月十五前来都正常。所以,有时我们要期待好几天,其实等待也是一种幸福。

  家里来了客人,我就每天跟着客人转。如果是姑父来拜年,他们会帮忙上山砍柴或下地干活。姑父们的活由我公公安排:瞿家姑父没有手艺,安排给他的体力活多一些;欧家姑父是石匠,可能安排他修理石磨或上山找石头重新做一两样石具;唐家姑父是小学老师,会安排比较轻松的活让他做。如果是姑姑来拜年,婆婆会安排她们补衣服、洗衣服、做鞋子、帮厨。这时,姐姐会在姑姑们的帮助下学做这些事情。几个姑姑还会说教我们兄弟几个,要我们听话、努力读书,为大人争气。

  拜年客一般住上三四天就要回去了。我会跟着他们走很长一段路程,恋恋不舍地送别,一直看到他们背影消失后才回家,心中难免有些失落。拜年时有个规矩,拜年客回去的时候,背篓不能空着。主人家多少要装点礼品在背篓里给客人,一般就是几个糍粑或瓜子之类的东西。客人往往会推让好几个来回,实在推脱不了,便会假装接受,然后将这些回礼放在地上。无奈,主人只好捡回这些礼品。

  如果拜年客中有小孩,主人家也会给小孩礼钱。我们家早期的拜年客中有表妹表弟,公公婆婆一般都会打发五角或一块钱,慢慢涨到两块钱、五块钱、十块钱。我工作以后,打发客人的钱由我来提供。这时,表妹表弟都已长大成人,不需要打发礼钱了,只需要给姐姐的两个小孩礼钱。我每年都给每个小孩100元,一直坚持到他们长大。我经济状况略有好转时,每年都会给3个姑姑每人100元钱。大姑如果没来拜年,父亲会在年后把钱给大姑送去。

  过年时,小孩要有新衣服穿,我很是羡慕村庄里有新衣服的伙伴。但我们家却不能保证每年过年都有新衣服穿,有时只有新上衣,或新裤子,或新鞋子,或者干脆一样新的都没有。久而久之,我习惯了不穿新衣服。如果大人给我买了新衣服,我穿着反而不习惯,走起路来不自然,感觉很别扭。这种心绪影响我好长时间。

  随着年龄渐长,过年的感受慢慢不一样了,过年的气氛也逐渐在变。上高中后,挨家挨户拜年讨要瓜子、糖果的事情我早已不参加了,只是在一旁看着村庄里的孩子满寨子跑。不过,正月里我还会去邻居家串门,但享受的已是大人的待遇——满满、满娘们(叔叔、婶子们)拿出的瓜子、核桃比小时候讨要的多得多,聊天的内容也不一样了,他们会向我打听县城里有些什么新奇事儿。

  上大学后,村庄的年味离我远了许多。寒假回到家里,想为家里做点事也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公公婆婆也不让我做,怕我累着。我唯一全程参与的就是敬神祭祖,给公公当帮手,公公会仔细告诉我祭祀的程序和各位祖先的称呼。在往返祖坟的路途中,公公还会向我颂扬祖先们的艰辛创业和优良品德。

  村庄的人也对我额外地客气。每到一家小坐,主人会立马命令小孩给我让坐,并且是上坐,还会留我在他们家里喝酒吃饭,津津有味地听我讲北京的故事。我也与村庄小孩子们一起玩,但他们对待我的态度让我与他们有点距离,我像村庄的贵客。为了不影响他们玩乐的兴致,我旁观一小会就知趣地离开,回到自己家里闲坐或去山上溜达一圈。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