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节日 > 传统节日  > 详细页面

彝族的庆贺性节日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吉石甲甲莫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28日 浏览量:

  彝族的庆贺性节日是彝族民间以喜庆丰收,祝贺人畜两旺,平安幸福为内容的节日,如彝族年、老年节、尝新节、沙户比节等。

  一、沙户比节

  沙户比是彝语直译的叫法,为小春尝新的意思,是云南巍山龙街一带彝族传统节日,该节日在小麦成熟后的农历四月中旬,即当地彝族人民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庆贺丰收,邀请亲友尝新,届时,家家户户用麦面和糖,糯米舂糍粑,并蘸上蜂蜜献祖。在沙户比节当天,已出嫁的女子要带上糍粑回娘家,与娘家亲友共贺小春丰收,家家都融在庆贺丰收的喜悦之中。

  二、新米节

  新米节是云南峨山和巍山彝族的传统节日,意在庆贺当年丰收祝愿来年风调雨顺,一般在每年的十月秋收后择吉日举行。节日当天,出嫁的姑娘和到别家当上门女婿的儿子都要带上新米和其他礼物,回到父母身边来,一则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二则和父母共享丰收的果实。与其他大型的节日不一样,新米节一般都是一家一户单独过,全家人聚在一起共同享受丰收带来的快乐。人们在节日里吃新米的同时,还要祝愿来年风调雨顺、庄稼更好、收获更多,有的地方,在过新米节时,还要宴请其他亲友,有的还把新米饭做成各种各样的饵块染上色,分送亲友邻里,一起庆贺丰收。

  三、尝新节

  尝新节是云南大理州祥云县鹿鸣一带彝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开镰收割稻谷之际,也是庆祝丰收,祈求风调雨顺的庆贺性节日。节前,要通知至亲好友来参加,主人家准备好丰盛的食品,有的还要杀猪宰羊。彝族是个崇拜祖先的民族,在尝新前,先把舂出的新米饭配以鸡、羊、猪肉等菜肴祭祀祖宗和神,以示感激,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平安,就餐时,按照彝族就餐礼仪,主客相互敬酒,客人称赞主人的勤劳,并预祝来年丰收,主人感谢祖先的保佑和亲朋好友的帮助。吃新米时,先敬席间长者、次予幼儿,以示对长者的尊重和对幼者的爱护,最后再给中年和青年。

  四、老年节

  老年节在每年农历除夕举行,是云南巍山县山塔、龙街一带彝族的传统节日。在节日到来之前,家家户户要杀猪宰鸡,做糯米面、磨豆腐、做面条、酿白酒,备好节日食品。在节日当天,各家各户张灯结彩,贴门神和春联,并在院子中心栽一棵枝叶茂盛、高三四米、有三盘树枝的松树,名为“天地棚”,然后在树干上扎一把松毛,将香柱插在松毛上,树下置一供桌,桌子燃灯作天地神位,并摆有猪头和鸡祭献,在房屋后墙,也栽有一棵松树,名为“米土”代表厩神,祭祀厩神以求其保佑六畜兴旺,在祭祀完天地神灵和厩神后,再祭祖先。黄昏后,各家皆以红纸“封门”,正月初二别家的男童前来“踩门”方可开门。龙街彝族过节时还要在堂屋内外铺上青松毛,山塔一带彝族节前要将嫁出去的女儿接回家团聚,已生育的,在正月初二以后就返婆家,未生育的则待正月十六后返婆家,入夜后,全家团聚欢宴,由家长给儿女们讲家史、故事,通宵达旦,俗称“守岁”。五六岁儿童站在门槛上比高,据说这样比才长得快。

  

  参考资料:普忠良,杨庆文,张柄延,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丛书---彝族[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

上一篇:
下一篇: